摘要: 前几天在豆瓣上关注了几个快要上映的国产电影,发现各种国产电影下面的评论区,都充满了诸多刺眼的如“一星预定”、“可惜不能打负分”、“抄袭进口片”类似的评论。 ...
前几天在豆瓣上关注了几个快要上映的国产电影,发现各种国产电影下面的评论区,都充满了诸多刺眼的如“一星预定”、“可惜不能打负分”、“抄袭进口片”类似的评论。
除了评论之外,分数上也是低到吓人,更有人认为“国产”和“烂片”就是画上等号的。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谈起高品质生活就是红酒、雪茄、海外度假;谈起高端就是LV、爱马仕、PRADA……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所谓文化人,说中国真正的三大发明是麻将、炒菜和吹牛B。
随手打开一本时尚杂志,一个妆容精致的女明星,身上的每一个配件,大到衣服包包,小到口红睫毛膏,都标注着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甚至是韩文的品牌logo,就是没有一件本土的商品在身。
掏出手机,用苹果的是潮人,用华为金立oppo的不是小镇青年就是学生党;开辆车,最次也得是个日产,国产车上个街都不好意思跟人按喇叭。
所以,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一个提到国产、国货、国人、国事就摇头,甚至嗤之以鼻的时代。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大家会对自己国家的事物如此反感?难道真的国外的月亮就比国内的圆吗?
但是在歪果仁的眼里,我们的国家也如此一文不值吗?
前几天在播出的韩国某档综艺节目中,中日韩三国代表讨论到了国家简称排序问题。
中国嘉宾回答:中日韩
日本嘉宾会发:日中韩
说“韩中日”的韩国代表对于中国的“中日韩”和日本的“日中韩”非常不解,按地理位置来说,韩国在中国和日本中间,但恰恰两国都绕过了韩国,于是问“说实话,到底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是要听事实的!”
中国嘉宾神回复道:如果还有其他原因,不就是国家实力……还有GDP什么的……
然后韩国代表们集体沉默了。
闺蜜前几个月去了菲律宾,导游告知旅客们,由于超多的中、韩游客的到来,把当地的物产价格翻高了至少一倍,所以在当地买海鲜和特产,让大家以3折的价格往下砍价,千万不要上当了!
一个在韩国做导游的留学生朋友曾经向我诉苦,限韩令后来韩的团基本接不到了,导致大量的韩国对中旅行社倒闭,韩国经济一度非常不景气。
事实证明,论国力我们早已经摆脱了“落后”的帽子,走在快速崛起的路上,甚至可以说福泽了一批东南亚的国家,但是在歪果仁不敢小看我们的同时,我们却在处处贬低着自己。
走出我们的邻国,还有国人更向往的欧美国家,跪舔那里为天堂一般的存在,留学热和移民热从90年代延续至今一直也没有退潮。但是到了欧美,就真的脱离了低级趣味了吗?
今年一个在意大利留学的老同学回国,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北京真好!”
意大利没有地铁,去哪儿都要坐火车或者公交车,下午6点一过,大多商家关门闭户,只有酒吧夜店夜夜笙歌,白天路上会有大叔问你“300欧,走不走”,晚上会有脑残青少年拎着酒瓶子“邀请”亚洲妹子去happy,看病不花钱,但是排队几小时免不了,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移动支付基本为零。
在巴黎,虽然有地铁,但是在古老的地下迷宫里,大部分外来人找不到出路,这时候会有人来给你指路,当你绕过黑暗,会从某个角落围上了几个彪形大汉。
在美国,除了地标城市,在哪儿都睡不安稳,合法持枪,你不知道你的朋友、同学何时何地就身首异地了。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言过其实,但都是我身边的朋友告诉我的真实案例。
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国家确实国力强劲,但是也同样存在缺憾。因为这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天堂。
歪果仁爱着我们的老干妈、大宝和微信支付,我们却也向往着歪果仁的包包、科技产品和马桶盖。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从跪舔进口电影,到崇媚进口货,再到留学移民热,其实细想起来不过是国人对于自己的不自信,奉行着“凡人贵远而贱近”的理论而已。
也许所有的转变都要经历时间,都要经历疼痛,有人说,我们刚刚脱去了封建的长袍马褂,穿上现代的西服领带,多少有点脱的太狠。日本人、韩国人到了逢年过节,还会穿起传统服饰,中国却淡忘了这种传统,这无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寒窑虽破,尚能避风雨。
但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又何谈让别人尊重我们呢?
作者 | 圣母猴太后
尊重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