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镜鉴的话 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有绵延千年的古老文明,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化学元素周期表之父门捷列夫、世界航天之父齐奥...
镜鉴的话
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有绵延千年的古老文明,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化学元素周期表之父门捷列夫、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等均出自俄罗斯,那么到俄罗斯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人民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晓东
日前,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社会研究中心公布一组数据,显示2015—2016年中国在俄高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为22529名。在俄所有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数量处于第三位,仅次于独联体国家的哈萨克斯坦(73455名)和乌克兰(23217名),位居独联体之外国家第一。虽然从横向看,与2015—2016学年赴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328547名)差距很大,但从纵向上看,中国赴俄留学人数增长形势令人看好。
图为莫斯科国立大学。张晓东 摄
自中俄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与交往不断跃上新台阶,并且自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之后,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同构成了中俄关系的三大支柱。自2000年起,两国建立了副总理级的人文交流机制。双方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鼓励本国青年学习对方国家语言,支持搭建校际合作平台,不断扩大青少年交流规模。在此基础上,两国已商定到2020年使双方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0万人。
图为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主楼。张晓东 摄
在两国友好关系顺利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留学生选择赴俄留学其实也就不足为奇。其中,不少客观条件保障了中国留学生顺利赴俄留学:
首先,两国政府层面提供政策保证,鼓励学生到对方国家留学。中俄政府签有协议,互相承认学历。凡在俄罗斯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注册学习所取得的毕业证及学位证书,中方均予以承认。
其次,俄罗斯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门槛比较低。攻读本科,只要有高中毕业证翻译公证即可,无需国家统考成绩;攻读硕士及以上,提供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原件,翻译为俄语并公证即可。
第三,赴俄留学性价比高。中国赴俄留学生享有同俄罗斯民众一样的国民待遇。在圣彼得堡的大学,本科学费为每年2600—4000美元,硕士学费为2800—3800美元。莫斯科的大学的学费更贵一些,人文系每年学费为3200—5000美元,工程技术系为2000—3100美元,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学费每年是2500—7800美元。要知道,俄罗斯许多高校历史悠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有将近300年历史,莫斯科国立大学有262年历史,其中许多院系世界闻名。
近年来,吸引外国留学生入读本国高校,已成为世界各国知名高校竞相努力的一个方向,俄罗斯也概莫能外。在校国际学生不仅能够带来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本国高校在国际知名高校排行榜中的排名。俄罗斯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100强。
俄罗斯的一些知名大学如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都致力于吸引中国生源,其官方网页除俄、英两种语言外,还有中文页面,显示学校概况、校长寄语、本校重点院系以及留学手续办理等指导信息。
图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文网页。网络图片
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研一学生赵文君已在莫斯科大学学习两年了。她本科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小姑娘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留学俄罗斯有自己的见解。她告诉记者,相较于英美国家的“天价”费用,莫大学费一年5000多美元,并不是很高。通过两年的学习,她认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很不错,老师也很负责任,加之以后想从事媒体行业工作,因而她选择了到莫大新闻系读研。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一般考入俄高校技术专业及人文专业。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博士、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卢森通在俄罗斯已经留学将近9年,对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情况非常熟悉。他向记者介绍,莫斯科国立大学现有中国留学生1100多名,大部分为自费,本科生占70%,研究生占25%,人文专业居多,大概占80%。
卢森通说,和欧洲同等水平的高等院校相比,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学费较为便宜,平均每年每人的学费在5000—7000美元左右。加上食宿费、医疗保险等,除第一年必需的额外的手续费用外,每人每年的总花销大概在6万—8万元人民币。对于中国普通民众家庭而言,这个价位相对容易接受。
图为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网络图片
相华是记者认识的留俄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公费生之一。他是首批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国家公派留学生,现就读于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博士二年级。相华告诉记者,自己就读的学校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全世界的油气教学与研究领域都具有很高知名度。他自己会充分利用国家公派赴俄的机会,放眼看世界,努力学好语言与专业,随着中俄之间能源大项目的陆续启动,留俄学子将大有作为。
语言问题是阻碍更多中国留学生进入俄罗斯高校的一个门槛。俄罗斯高校通常都是用俄语授课。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在语言上大多数是零起点,需要在预科学习一年俄语过语言关,然后再选择专业。这也就决定了留学生们只能选择语言、经济或者技术专业,而俄罗斯基础雄厚的数理等基础学科因语言的障碍少有中国学生问津。这在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俄罗斯高等教育与国际的接轨也应提上重要日程。
本期编辑:车斌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